CryIAb基因水稻在不同虫压和生长条件下的适合度  

苏军 , 宋亚娜 , 姚玉仙 , 陈建民 , 吴明基 , 李刚 , 陈子强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福建省农业遗传工程重点实验室, 福州, 350003
作者    通讯作者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2013 年, 第 11 卷, 第 1 篇   doi: 10.3969/mpb.011.000469
收稿日期: 2013年02月20日    接受日期: 2013年03月23日    发表日期: 2013年05月24日
© 2013 BioPublisher 生命科学中文期刊出版平台

这是一篇《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的数字优先出版(Online Publishing in Advance)论文,如果需要下载阅读全文,请您订阅

摘要

携带提高适合度抗性基因的转基因植物如果长期处于栽培系统之外,可能带来很大的生态问题。为了评价转CryIAb抗虫基因水稻的生态适合度,本研究以转CryIAb水稻Mfb及其非转基因对照MH86为材料,连续2年定点实验,通过常规栽培和半野生生长等不同生长方式以及虫害及杂草的自然压力下比较转CryIAb基因水稻与非转基因水稻的营养生长、繁殖能力、种子延续能力,评价转基因水稻在自然环境下的生存竞争能力。2年观测数据显示:常规栽培和模拟自然生长条件下,转CryIAb基因水稻的植株高度、分蘖数与非转基因水稻相比没有显著差异。转基因与非转基因水稻繁殖能力则与栽培方式、虫害发生程度密切相关。在常规栽培条件下,虫害发生较重的2011年,转基因稻单株总粒数、实粒数和穗重分别为1 890.3、1 182.6和30.1 g,显著高于非转基因稻的1 402.8、864.5和23.6 g;在虫害发生轻的2012年,转基因稻与非转基因稻繁殖指标没有显著差异。半野生生长条件下,虫害发生重的年份,转基因稻繁殖能力指标有升高趋势,但没有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在虫害发生轻的年份,转基因稻的大部分繁殖指标与非转基因稻相当或下降,其中结实率为57.3%显著低于非转基因稻的73.2%,显示出一定的适合度成本。转基因稻与非转基因稻的种子萌发能力没有显著差异。不论何种种植方式,2年均未调查到田间自身苗发生。研究结果表明在半野生条件下转基因水稻存在适合度负效应。

关键词
水稻;转基因;CryIAb;生存竞争;适合度

转基因技术可以赋予作物高产、优质、抗逆、抗病虫等有利于人类的新性状。对于携带提高生存能力性状的转基因植物而言,外源基因可能带来两方面的效应,一方面是外源基因在受体植物体内表达及代谢所需要的能量消耗造成的适合度成本(Cost),另一方面是外源基因赋予受体植物一定的抗性所表现出的适合度利益(Fitness),转基因植物性状的综合表现就是适合度成本与适合度利益平衡的结果。在一定的环境中,当适合度利益大于适合度成本时,转基因产生了适合度正效应,转基因植物生存竞争能力增强;而当适合度成本大于适合度利益时,转基因产生了负效应,转基因植物生存竞争能力下降。转基因植物生存能力的改变,可能对周边生态系统平衡造成影响,同时也直接影响转基因的扩散效率,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外源基因的逃逸(Rieseberg and Burke, 2001)。关于转基因植物的生存竞争能力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已经注意到那些被赋予各类抗性能力的转基因植物存在适合度改变的可能,如: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Snow et al., 1999)、转基因抗病向日葵(Burke and Rieseberg, 2003)、Bt水稻(Chen et al., 2006; 张富丽等, 2012)等,但不同基因、不同实验结果差异很大(Bartsch et al., 1996; 2001; Burke and Rieseberg, 2003; Laughlin et al., 2009),说明转基因植物对环境压力反应的复杂性。因此,评估转基因植物需要进行个案(Case by case)评估(Snow et al., 2005)。已有的Bt基因水稻的适合度研究显示,低虫压下转基因水稻表现为适合度负效应,中等虫压下表现为适合度正效应(Chen et al., 2006; 张富丽等, 2012),认为Bt水稻在没有虫害发生的情况下,生存竞争力下降,而并非像人们原先所担心的转基因植物将变成不可控制的超级杂草(钱迎倩等, 1999)。然而,决定转基因植物生存能力因素除了抗性基因赋予的抗性能力外,转基因植物本身的遗传背景及其对环境的反应也是十分重要因素(Burke and Rieseberg, 2003)。理论上,转基因与非转基因仅仅是一个基因的差别,而事实上,所导入的外源基因与植物本身的遗传物质的协调性会对受体材料的适合度产生影响。常规栽培条件下虫压因素对转抗虫基因水稻适合度的影响,已经引起较多的关注,但环境因素综合影响造成的转基因适合度的差异,特别是在野生或半野生状态下,转基因水稻能否长期生存和繁衍探讨得较少,而转基因水稻在自然环境中的存留和繁衍会增加外源基因的逃逸风险。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评价转CryIAb水稻在半野生环境中生存空间占据能力、繁殖能力和种子延续能力,目的是为预测CryIAb水稻大面积释放后,农事操作过程中遗落在田间或自然环境中的稻谷是否能持久地保留在自然环境中,并由此引发生态问题提供参考。研究结果对于转基因作物的安全生产和有效监管具有参考意义。

1结果与分析
1.1不同栽种方式转CryIAb基因稻和非转基因水稻受螟虫危害情况
2011年于播种后的68 d和111 d调查螟虫发生情况,结果如图1A。常规栽培的抗虫水稻Mfb分蘖期和成熟期的螟虫发生率分别为0和0.25%,非转基因对照MH86分别为18.5%和23.4%。半野生生长的抗虫水稻Mfb的螟虫发生率分别为0.125%和0.25%,非转基因对照MH86分别为16.4%和26.8%。2012年于播种后的60 d和90 d调查螟虫发生情况(图1B),结果与2011年相似,但2012年总的虫害发生程度较2011年低。结果显示:转基因稻Mfb抗螟虫性显著高于非转基因对照MH86,常规栽培与半野生生长的虫害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

 
图1 不同栽种方式CryIAb 基因稻与非转基因稻螟虫危害比较
注: A: 2011年螟虫发生率; B: 2012年螟虫发生率
Figure 1 Comparison in the rate of damaged by stem bore between the CryIAb transgenic rice and non-transgenic rice in
different growing condition
Note: A: The rate of plantdamaged by stem bore in 2011; B: The rate of plantdamaged by stem bore in 2012

1.2栽种方式对转CryIAb基因和非转基因水稻植株高度的影响
2011年播种后43 d调查结果显示(图2A):半野生生长水稻的植株高度显著高于栽培水稻;播种后68~88 d不同栽种处理株高没有显著差异;播种后88~135 d常规栽培处理株高显著高于半野生处理。在整个生长季,相同处理转基因水稻与非转基因水稻株高差异不显著。2012年分别于播种后30 d、60 d、90 d和120 d调查,其株高变化趋势与2011年相似(图2B)。

 
图2 不同栽种方式对转CryIAb基因稻与非转基因稻植株高度的影响
注: A: 2011 年结果; B: 2012 年结果; T1: 半野生生长; T2: 常规栽培
Figure 2 Comparisonintheplantheightbetweenthe CryIAb transgenic rice and non-transgenic rice in different growing situation
Note: A: 2011 date; B: 2012 date; T1: Semi-wild growth; T2:Regular cultivation

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稻Mfb及其非转基因稻MH86植株高度显著受栽种方式影响,在生长的早期常规栽培处理植株高度低于半野生生长处理;分蘖期至分蘖盛期,不同栽种处理水稻植株高度基本相当;分蘖盛期之后,常规栽培处理植株高度显著高于半野生生长处理。与非转基因稻MH86相比,转基因水稻Mfb植株高度没有显著增加或降低,表明转基因水稻的植株所占据的空间没有显著增加或减少。

1.3不同栽种方式对转CryIAb基因和非转基因水稻分蘖数的影响
2011年播种后43 d调查,半野生处理水稻的分蘖数显著多于常规栽培水稻,但相同栽种方式的转基因稻Mfb与非转基因稻MH86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播种后68 d (分蘖盛期)栽培处理水稻的平均分蘖数可达14~16个,而半野生处理水稻的平均分蘖数仅有6~7个,显著少于栽培处理;从播种后68 d到收获期栽培处理的分蘖数都显著多于半野生处理,但相同栽种处理的转基因稻Mfb与非转基因稻MH86之间分蘖数没有显著差异(图3A)。2012年分别在播种后30 d、60 d、90 d和120 d调查,其分蘖数变化趋势与2011年相似(图3B)。

 
图3 不同栽种方式转CryIAb基因稻与非转基因稻分蘖数变化
注: A: 2011年结果; B: 2012年结果; T1: 半野生生长; T2: 常规栽培
Figure 3 Comparison in the tilling number between the CryIAb transgenic rice and non-transgenic rice under different growing conditions
Note: A: 2011 date; B: 2012 date; T1: Semi-wild growth; T2: Regular cultivation

研究结果表明:水稻植株分蘖数显著受栽种方式影响,早期半野生处理水稻分蘖数显著多于栽培处理水稻;分蘖中期后,栽培处理稻分蘖数显著多于半野生处理水稻;与非转基因稻相比,转基因水稻植株分蘖数没有显著增加或减少,表明转基因水稻的营养生长没有显著增强或减弱。

1.4不同栽种方式对转CryIAb基因和非转基因水稻繁殖能力的影响
不同栽种方式转基因水稻Mfb与非转基因水稻MH86的繁殖能力调查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水稻的单株穗数显著受栽培方式影响,常规栽培处理水稻单株穗数为8~12穗,显著多于半野生处理水稻的4~6穗;相同栽培处理转基因稻与非转基因稻相比没有显著差异。

 
表1 不同栽种条件下转CryIAb基因稻与非转基因稻繁殖能力比较
Table 1 Comparison in reproductive ability between the CryIAb transgenic rice and non- transgenic rice in different growing conditions

单株总粒数和单株实粒数二个指标显著受栽培方式和虫害的综合影响:常规栽培处理,在虫害发生较严重的2011年,转CryIAb基因稻的这二个指标显著高于非转基因水稻;但在虫害较轻的2012年则没有显著差异,显示出转基因稻在高虫压下的效益。而半野生生长处理下,转基因与非转基因稻相比单株总粒数和单株实粒数没有显著差异,即使在虫害发生较为严重的年份,转基因也没有表现出适合性效益。

结实率:2年实验结果显示半野生处理水稻结实率都显著高于栽培水稻,其主要原因是半野生水稻单株总粒数较少。在虫害发生较轻的2012年半野生处理转基因稻结实率显著低于非转基因稻,表现出生态适应性的负效应。

单株穗粒重:单株穗粒重也显著受栽种方式和虫害发生的综合影响,常规栽培处理水稻的单株穗粒重显著高于半野生处理水稻。在虫害发生较严重的2011年,常规栽培条件下,转CryIAb稻的单株穗粒重显著高于非转基因稻,但虫害较轻的2011年,二者之间没有差异。表现出对虫压产生的生态适应性的正效应。

千粒重:千粒重指标受栽种方式影响及转基因的综合影响,半野生生长处理转基因稻Mfb的千粒重与非转基因稻MH86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但2011年常规栽培方式转基因的千粒重显著低于非转基因稻。

综上所述,常规栽种方式下,虫害发生较严重的年份,转CryIAb基因稻的单株总粒数、单株实粒数和单株穗粒重等指标比非转基因稻有显著优势;但在虫害发生较轻的2012年两者间没有显著差异;半野生处理,虫害发生较严重的年份,转基因与非转基因稻的上述6个繁殖相关指标均无显著差异;在虫害发生较轻的2012年,转基因稻的结实率显著低于非转基因水稻。

1.5转CryIAb基因和非转基因水稻种子萌发能力比较
不同品种种子萌发实验结果显示,采后30 d转基因稻Mfb和非转基因MH86种子萌发率分别为39.15%和41.36%,两者间没有显著差异。采后90 d转基因稻种子萌发率为96.73%,非转基因水稻种子萌发率为95.92%,二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种子浅埋(3 cm)和深埋(20 cm)6个月后发现:不论是深埋还是浅埋, 埋藏6个月后转基因水稻Mfb和非转基因水稻MH86的种子部分已萌发出根和胚轴,但在没有形成苗以前已经干死。部分没有萌发的种子,剥开其颖壳,其中的胚和胚乳已经消耗殆尽,种子呈空壳状态。结果表明转基因水稻种子萌发能力和休眠特性没有发生改变,转基因水稻并没有显示出比非转基因水稻更强的生存适应性。

1.6 转基因和非转基因水稻自生苗比较
2011年4月2日调查上一年收获后的试验田,结果显示常规栽培及半野生生长方式的转基因稻Mfb和非转基因水稻MH86都没有自生苗出现。尽管MH86为低落粒性品种(国家水稻数据中心, http:// www.ricedata.cn/variety/varis/605111.htm/),但没有出现自身苗的现象表明落粒稻在田间自然状态下越冬能力较差。

2讨论
Bt抗虫转基因水稻是将来源于苏云金杆菌的Bt杀虫蛋白基因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导入水稻,再通过传统育种技术选择和筛选出来的对鳞翅目害虫具有抗性的水稻。大量试验结果表明Bt抗虫转基因水稻能够有效防治田间鳞翅目害虫的危害,降低农药使用量,有效减少农药残留对环境的污染,具有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李志毅等, 2012; 韩兰芝等, 2009)。

转基因植物的适合度是指在一定环境中,转基因植物存活和产生后代的能力。适合度与环境密切相关,适合度通常通过测度转基因植物对空间的占据能力、繁殖能力以及种子休眠能力表示,空间占据能力强说明对养分吸收充分光合作用强,能为生殖生长提供良好的营养基础,较好的繁殖能力又为后代的延续提供生命基础,种子的休眠特性为种子渡过不良环境提供了自我保护能力。生存适合度是植物对外界环境的综合反映,对于抗虫转基因作物而言,其适合度是对包括虫压在内的环境胁迫的综合反应,如与杂草的竞争、对光、温、肥料的敏感性等。不同虫压下的适合度已有相关研究报导(Chen et al., 2006; 张富丽等, 2012; 叶平扬, 2007),但环境综合因素对转基因的作用则被考虑的较少。当转基因水稻在脱离了耕作系统之后,其生态适合度是否造成转基因个体在自然环境持久保留,并产生生态后果,目前仍然是未知的。

本研究通过2年定点的常规栽培和半野生生长实验结果显示:株高与分蘖数等营养生长指标与栽种方式有关,但转CryIAb基因稻与非转基因稻之间没有明显差异。繁殖指标变化较为复杂,不仅与栽种方式有关也与虫害发生程度有关。常规栽培+较重虫害情况下,转基因稻显示出较强的竞争优势;常规栽培+较轻虫害情况下,转基因稻的竞争优势不明显。这表明常规耕作制度下,转CryIAb基因水稻在高虫压下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在低虫压下没有明显优势,这与已有的报道结果一致(Chen et al., 2006; 张富丽等, 2012)。半野生+较重虫害情况下转基因稻的大部分繁殖指标有上升趋势,结实率有下降趋势,但都没有达到差异显著水平;半野生+较轻虫害情况下,转基因稻的大部分繁殖指标呈下降趋势,结实率显著低于非转基因稻,显示出一定的适合性成本。这暗示转CryIAb基因稻对栽培耕作方式具有依赖性,在栽培系统内,较高虫压下,转基因水稻具有竞争优势;而脱离了栽培系统,即使在较高的虫压下,转基因稻的生存竞争优势也未能体现,而且具有适合性成本支出。本研究在实验的实施过程中为了保证不同栽种方式植株密度的一致性,在半野生生长实验时,采用的是催芽后萌发的种子,并且在苗期进行了缺株补苗,如果采用完全模拟自然生长方式,转CryIAb基因水稻的适合性成本可能更高,因为相对于秧苗移栽的栽种方式,直播稻田中杂草要先于水稻出苗(Johnson et al., 2004)。杂草首先占据了生存空间,给水稻的生存带来了一定的压力,转CryIAb基因水稻比非转基因水稻种子萌发启动要慢2~3 d,这样转基因水稻竞争的弱势更为明显,因此如果转基因水稻种子遗落在自然环境中,其在自然界中长期居留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

种子的休眠特性为种子度过不良环境提供了自我保护能力,良好的休眠特性和萌发能力为物种在自然界中的存活和繁衍奠定了基础。本研究通过对种子不同深度不同时间埋藏处理结果显示不论是转基因稻还是非转基因稻的种子,种子经过埋藏6个月后,都已丧失活力。因此,可以推断,转基因稻收获过程中稻田的落粒谷存留到来年春季,能正常萌发的可能性极低。

纵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一定的虫压下,转CryIAb基因稻的营养生长与非转基因对照没有差别;转CryIAb基因水稻的繁殖能力受虫压及环境的综合影响,在虫压较为严重、水肥管理条件良好的环境中,转基因稻具有明显的适合性效益;在水肥条件较差的半野生状态,转基因稻具有较明显的适合性成本。不同深度埋藏的种子经6~12个月后萌发率降为0,落粒谷演变为自生苗的可能性极低。

3材料与方法
3.1试验材料
 转基因CryIAb抗虫水稻株系Mfb和对应的非转基因水稻明恢MH86。Mfb是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和福建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共同研制的农艺性状优良抗虫性稳定的籼稻恢复系,以籼稻明恢86为受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CryIAb并经过传统育种技术筛选和选择出来的抗鳞翅目害虫的转基因水稻。从2010年起获准进入环境释放(农基安审字(2010)第46号)。

3.2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1-2013连续2年在福州市吴凤转基因水稻试验基地定点进行。该试验基地属暖湿亚热带季风气候,年无霜期长达326 d,年均气温19.6℃,平均湿度77%,年均降水量1 342.5 mm。供试土壤为砂壤,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3.3 g/kg,pH 6.15,全氮1.65 g/kg,全磷(P2O5) 0.757 g/kg,全钾(K2O) 18.28 g/kg,速效氮154.5 mg/kg,速效磷31.34 mg/kg,速效钾70.5 mg/kg。试验基地四周为村庄和厂房,试验按照国家对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相关条例规定设置围墙、保护带和相应隔离设施。试验完成后所有试验材料全部进行焚烧灭活处理。

田间试验分为半野生生长处理(T1)和常规栽培处理(T2)。半野生生长处理:种子直播,播种量为50粒/m2,播种前进行一次翻耕,生长期间除正常灌溉外,不进行任何农事操作。常规栽培处理为插秧栽种,30 d秧龄时单株移栽,插秧密度为20 cm×20 cm,按当地常规栽培管理方式进行,但整个生长季不施用杀虫剂。小区采用随机区组设计,4次重复。半野生生长处理(T1)小区面积为6 m2 (2 m×3 m)。常规栽培处理(T2)小区面积为24 m2 (4 m×6 m)。

种子发芽率能力测定:种子采收后室温放置。分别于采收后的30 d及90 d进行种子萌发实验,每份材料4个重复,每个重复400粒种子,实验方法参照GB/T 3543.4-1995。

自生苗发生率的测定:2011年11月生长季结束后,割去地上部,留10~20 cm稻茬自然越冬。于2012年4月2日调查田间自生苗生长情况,每小区调查4个点,半野生生长处理(T1)每点面积0.25 m2 (0.5 m×0.5 m),常规栽培处理(T2)每点面积1.0 m2 (1.0 m×1.0 m)。

种子生存能力:种子生存能力检测在种子收获后进行。设浅埋(3 cm)和深埋(20 cm)以及埋后6个月和12个月等4个处理,每个处理4次重复。将待检测种子100粒封装于200目尼龙网袋中,埋入土壤。分别于6个月和12个月后取出种子按GB/T 3543.4规定的方法检测发芽率。

3.3调查和记录
2011年调查时间为:播种后的43 d、68 d、88 d、111 d和135 d;2012年调查时间为:播种后的30 d、60 d、90 d和120 d (分别对应分蘖期, 拔节期, 齐穗期, 乳熟期和黄熟期)。每小区随机调查记录10株水稻的主茎株高、分蘖数,成熟后每小区收10株拷种,记录单株穗数、单株总粒数,单株穗实粒数、千粒重,计算结实率和单株穗实粒重。

分别于2011年和2012年的分蘖期和成熟期调查螟虫危害情况,调查方法参照李冬虎等(2004)“田间抗虫效果调查”计算受害株率。

3.4数据分析
数据采用SPSS 11.5统计分析软件对各指标平均值进行0.05水平的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Excel 2003作图。

作者贡献
苏军是项目负责人,负责试验设计、数据收集以及论文的写作;宋亚娜完成数据分析;姚玉仙、陈建民、吴明基、李刚和陈子强负责田间试验的实施及数据收集工;全体作者都阅读并同意最终的文本。

致谢
本研究由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2008ZX08011001)资助。

参考文献
Bartsch D., Schmidt B., Pohl-Orf M., Haag C., and Schuphan I., 1996, Competitiveness of transgenic sugar beet resistant to beet necrotic yellow vein virus and potential impact on wild beet populations, Mol. Ecol. 5(2): 199-205

Bartsch D., Brand U., Morak C., Pohl-Orf M., Schuphan I., and Ellstrand N.C., 2001, Biosafety of hybrids between transgenic virus-resistant sugar beet and swiss chard,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11(1): 142-147

Burke J.M., and Rieseberg L.H., 2003, Fitness effects of transgenic disease resistance in sunflowers, Science, 300(5623): 1250

Chen L.Y., Snow A.A., Wang F., and Lu B.R., 2006, Effects of insect-resistance transgenes on fecundity in rice (Oryza sativa, Poaceae): a test for underlying costs, Am. J. Bot., 93(1): 94-101

Han L.Z., Hou M.L., Wu K.M., Peng Y.F., and Wang F., 2009, Lethal and sub-lethal effects of transgenic rice containing cry1Ac and CpTI genes on the pink stem borer, Zhongguo Nongye Kexue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42(2): 523-531 (韩兰芝, 侯茂林, 吴孔明, 彭于发, 王锋, 2009, 转cry1Ac+CpTI基因水稻对大螟的致死和亚致死效应, 中国农业科学, 42(2): 523-531)

Johnson D.E., Wopereis M.C.S., Mbodj D., Diallo S., Powers S., and Haefele S.M., 2004, Timing of weed management and yield losses due to weeds in irrigated rice in the Sahel, Field Crops Res., 85(1): 31-42

Laughlin K.D., Powe A.G., Snow A.A., and Spencer L.J., 2009, Risk assessment of genetically engineered crops: fitness effects of virus-resistance transgenes in wild Cucurbita pepo, Ecol. Appl., 19(5): 1091-1101

Li D.H., Fu Q., Wang F., Yao Q., Lai F.X., Wu J.K., and Zhang Z.T., 2004, Resistance of transgenic rice containing both sck and cry1Ac genes against chilo suppressalis and 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Zhongguo Shuidao Kexue (Chinese Journal of Rice Science), 18(1): 43-47 (李冬虎, 傅强, 王锋, 姚青, 赖凤香, 吴进才, 张志涛, 2004, 转sck/cry1Ac双基因抗虫水稻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抗虫效果, 中国水稻科学, 18(1): 43-47)

Li Z.Y., Sui H., Xu Y.B., Han L.Z., and Chen F.J., 2012, Effects of insect-resistant transgenic Bt rice with a fused Cry1Ab+Cry1Ac gene on population dynamics of the stem borers, Chilo suppressalis and Sesamia inferens, occurring in paddyfield, Shengtai Xuebao (Acta Ecologica Sinica), 32(6): 1783- 1789 (李志毅, 隋贺, 徐艳博, 韩兰芝, 陈法军, 2012, 转Cry1AbCry1Ac融合基因型抗虫水稻对田间二化螟和大螟种群发生动态的影响, 生态学报, 32(6): 1783-1789)

Qian Y.Q., Wei W., Tian Y., and Ma K.P., 1999, Application and potential problemsof transgenic crops, Yingyong Yu Huanjing Shengwu Xuebao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Biology), 5(4): 427-433 (钱迎倩, 魏伟, 田彦, 马克平, 1999, 转基因作物在生产中的应用及某些潜在问题,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5(4): 427-433)

Rieseberg L.H., and Burke J.M., 2001, The biological reality of species: gene flow, selection, and collective evolution, Taxon, 50(1): 47-67

Snow A.A., Anderson B., and J?尴rgensen R.B., 1999, Costs of transgenic herbicide resistance introgressed from Brassica napus into weedy B. rapa, Mol. Ecol., 8(4): 605-615

Snow A.A., Andow D.A., Gepts P., Hallerman E.M., Power A., Tiedje J.M., and Wolfenbarger L.L., 2005, Genetically engineered organisms and the environment: current status and recommendations, Ecol. Appl., 15(2): 377-404

Ye P.Y., 2007, Fitness estimation for hybrids between insect- resistant transgenic rice and annual common wild rice (Oryza nivara), Thesis for M.S., Fudan University, Supervisor: Song Z.P., pp.1-101 (叶平扬, 2007, 一年生普通野生稻(Oryza nivara)和转抗虫基因栽培稻杂交后代的适合度分析, 硕士学位论文, 复旦大学, 导师: 宋志平, pp.1-101)

Zhang F.L., Liu Y., Tong H.J., Yin Q., Tao L., Wang D., Zhou X.Q., Chang L.J., Song J., Liu W.J., Lei S.R., and Guo L.A., 2012, Differences in ecological fitness between Bt transgenic rice and regular rice under different insect-infestation pressures, Yingyong Yu Huanjing Shengwu Xuebao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Biology), 18(1): 35-41 (张富丽, 刘勇, 佟洪金, 尹全, 陶李, 王东, 周西全, 常丽娟, 宋君, 刘文娟, 雷绍荣, 郭灵安, 2012, 不同虫压下转Bt基因水稻与非转基因水稻生态适合度差异,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18(1): 35-41)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 第 11 卷
阅览选项
. PDF(0KB)
. 全文 HTML
读者评论
. 评论
作者的其他论文
.
苏军
.
宋亚娜
.
姚玉仙
.
陈建民
.
吴明基
.
李刚
.
陈子强
相关论文
.
水稻
.
转基因
.
CryIAb
.
生存竞争
.
适合度
服务
. Email 推荐给朋友
. 发表评论